起床後「血壓多少」才算正常?很多人「放寬範圍了」醫生急喊:起床黃金三步走

清晨起床,這一天的「血壓戰役」就已經悄然打響。很多人覺得,只要自己不頭暈、不心悸,血壓就沒大問題。

但你可能不知道,早晨的血壓波動,可能比你昨晚做的夢還要刺激。有些人習慣起床就摸血壓計,量完之後看到個「正常」數值,就放鬆了警惕。

殊不知,很多人對「正常血壓」的理解,其實早就偏了!今天我們就來把這個事徹底講清楚。

早晨血壓,不能想當然!

有些人一測血壓,收縮壓(高壓)140mmHg,舒張壓(低壓)90mmHg,然後自我安慰:「這不正好嗎?」

但問題就在這裡,這個數值,已經踩到了高血壓的邊界!如果你是個年輕人,或者平時血壓都不高,那這個數值不算理想。

如果你本身就有高血壓史,那更要提高警惕——因為早晨血壓高,可能是心梗和中風的「前奏」

起床後血壓到底多少才算正常?

按照國際高血壓指南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健康成年人的理想血壓應該低於120/80mmHg,但能維持在130/85mmHg以內都算比較穩妥。

而清晨血壓的標準,通常比日間稍高一點,但如果超過135/85mmHg,就得警惕了

如果你的血壓總是在早晨偏高,甚至高於140/90mmHg,那可不是「年紀大了正常」這麼簡單,可能是「晨峰高血壓」在搞事。

晨峰血壓,暗藏的健康炸彈

「晨峰血壓」可不是鬧著玩的,它是指早晨起床后2小時內,血壓突然升高的現象。這就像是古代將軍們打仗,早晨敵軍突然發動猛攻,防線沒守住,後果就不堪設想。

而人體的血管,在剛睡醒的時候其實還處於「半夢半醒」狀態,如果血壓突然飆升,血管就容易承受不住壓力,導致腦卒中、心梗等急性事件

小測試:你是否有晨峰血壓的風險?

你的血壓早晨比晚上高5-10mmHg以上?

你有高血壓家族史?

你經常早晨起床後頭暈、胸悶?

你睡覺前吃得太鹹,或者喜歡吃宵夜喝酒?

你經常熬夜,睡眠質量不好?

如果以上問題你答「是」超過兩個,那可得注意了,很可能你正處於晨峰血壓的「伏擊圈」!

起床後,別讓血壓「炸鍋」

很多人早晨一起床就急著幹活,猛地從床上彈起來,這其實是個「血管殺手級」操作。

睡了一夜,血壓本來就在調整,這時候突然站起來,血壓可能會瞬間波動,腦供血不足,直接暈倒都有可能

起床黃金三步走

1. 醒來後,先賴床1-2分鐘,讓身體適應一下。

2. 坐起後,深呼吸幾次,再把腿慢慢放下床沿。

3. 再站起來,活動一下四肢,緩緩走動

這招叫「三步緩衝法」,簡單又實用,比早晨一杯溫水更靠譜

這些習慣,讓血壓更穩

很多人以為控制血壓就是少吃鹽、多運動,但事情哪有這麼簡單?有些隱藏的血壓陷阱,你可能從來沒注意過。

1.早晨第一杯水,不能隨便喝

很多人一睜眼就猛灌涼水,或者直接來杯咖啡,這可不太妙。涼水會讓血管收縮,咖啡則可能刺激血壓升高

正確的做法是,喝一杯溫水,慢慢喝,讓身體緩緩「啟動」。

2.早晨別著急上廁所

別笑,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蹲廁所用力過猛,可能導致血壓驟然升高,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尤其是老年人,建議起床后先活動一下,喝點水,再去衛生間

3.避免早晨情緒激動

有些人早晨一起床就刷新聞,看到啥不順心的事就火冒三丈。情緒波動,血壓也會跟著上躥下跳

建議早晨盡量保持心情平穩,可以聽點輕音樂,做個深呼吸

4.早餐吃對了,血壓更聽話

早餐別只喝豆漿、牛奶或者吃甜點,這些血糖波動大,會影響血壓穩定。

推薦吃點全穀物類食物(比如燕麥、全麥麵包),搭配優質蛋白(如雞蛋、瘦肉),再加點蔬菜,這樣營養均衡,血壓也不會忽高忽低。

血壓穩定,長壽才有底氣

血壓這玩意兒,就像一匹調皮的野馬,你不管它,它就亂跑,管得太死,它又不高興。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如果你發現自己早晨血壓總是不穩,除了調整生活習慣,還可以諮詢醫生,看看是否需要調整降壓藥物的時間

記住一句話:血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它是長年累月的「修行」。只要你願意花點心思管理,穩穩噹噹活到九十歲,都不是問題!

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3》

2.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美國心臟協會(AHA)高血壓指南

3.歐洲高血壓學會(ESH)指南

4.《人類高血壓雜誌》,2022年

5.《柳葉刀》:高血壓和心血管風險,2023年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