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當一回事!腦梗發生「前7至30天」早有徵兆 身體發出「五大求救訊號」:早發現早救回來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平時好好的,走路有力氣,說話也中氣十足,結果一覺醒來,或者中午小睡一會兒,醒來的時候半邊身子已經不聽使喚了?

其實很多腦梗病人在出事前的七天到一個月裡,身體早就開始提醒他們了,只不過這些提醒都太微妙,太容易被忽略掉。

很多人一邊忙工作一邊覺得「沒事,休息一下就好了」,結果等到真的倒下了,就晚了。

那你肯定想問,到底什麼樣的信號才是腦梗在「預告」?身體的語言,我們要學會聽懂。

腦梗不是說來就來的,它通常是積攢了很久的隱患,然後在某一天突然爆發。

但在那之前,身體常常會悄悄發出一些「求救信號」,只是大家不知道那是它在喊「救命」。

下面就詳細講述一下腦梗發生前的徵兆。

凌晨呼吸不暢且心慌意亂

有些人啊,平時睡得挺好,突然某天開始,每天凌晨三點左右就醒,一醒就是胸口發悶、呼吸不順,感覺像有人壓著你胸口一樣,甚至冒虛汗,還心慌慌的。

這種情況很多人會覺得是「心臟問題」,但其實,很多腦梗患者在發病前的一個月內,都出現過這種凌晨憋醒的情況。

這不是心臟在出事,而是大腦的供血開始有障礙了,特別是控制呼吸和植物神經的中樞區域,血液一旦不暢,它就像個缺氧的孩子,立馬拉警報。

有個退休後做貨車司機的病人,在腦梗發作前二十天,每天半夜三點準時醒一次,說是感覺像窒息一樣,連坐起來喝水都緩不過來,過了一周還開始白天頭髮懵。

後來一檢查,頸動脈已經十分狹窄,血流基本靠「側路」走,腦梗就在那之後的第八天發生了。

有研究表明,當顱內動脈硬化程度過重時,供血量減少可能引發間歇性缺氧,這種缺氧在夜間尤其明顯。

因為人在睡覺時呼吸變慢,血流本身就減慢,再疊加腦部某處微血管堵塞,就容易出現這種莫名其妙的「夜間警報」。

所以如果你最近老是凌晨三點醒,還總是有種胸悶難受的感覺,真的不能只當是壓力大,得想一想,是不是你的腦血管已經開始出問題了。

突然變得愛忘事

有些人以前做事挺有條理的,但突然某段時間開始,連剛剛看過的文件都記不清,或者騎電動車走常走的路會莫名其妙走錯,甚至一時想不起來自己要去哪。

這種記憶斷片,不是簡單的「年紀大了」,它其實是大腦邊緣系統,特別是海馬區,在供血不足時的一種「短路」。

記得有個修水管的中年病人,手藝特別好,但在發病前的那幾周,竟然三次走錯客戶家地址,還記不清報價,他老婆一開始以為是他喝酒喝傻了,但他戒酒三年多了。

後來一查,左側顳葉輕度腦萎縮,沒幾天,突發腦梗。

研究指出,輕微的認知障礙在腦梗發作前的一個月內發生概率顯著上升,其中涉及空間記憶和即時記憶的功能下降最為明顯。

也就是說,短時間記不住事、老走錯地方,不一定是大腦老化,而是局部缺血了。

吞咽慢了、老咳嗽

這信號最容易被忽視,很多人說「吃飯嗆到嘛,正常啊,年紀大了都這樣」,其實不對。

人吞咽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其實是無數神經在一起協作完成的精細動作,尤其是延髓和橋腦這一帶,調節吞咽、呼吸、咳嗽反射。

如果你突然吃飯容易卡住,喝水容易咳嗽,反覆這樣,那就得小心,是不是這些神經通路的血供出問題了。

我接診過一個做公車調度員的病人,說最近老喝水嗆咳,本來不當回事,後來連說話都有點含糊,去做核磁共振,一看,腦幹微小梗塞區已經形成了。

雖然那時候癥狀還輕,但再不注意,就要發展成大面積腦梗了。

而且有個特別要緊的點是,吞咽功能障礙有時候會在幾天內突然惡化,到了吃什麼都卡的時候,已經是臨界點。所以這類看似「生活小毛病」的信號,其實非常關鍵。

人突然變得焦躁、易怒

人老了脾氣變大,不一定是性格問題。之所以出現該狀況,常見原因是大腦前額葉血流無法充分供應。

這塊區域負責情緒控制、衝動抑制,還有判斷力。一旦血供不足,激素代謝和神經信號傳導都會亂套,於是就出現莫名其妙的焦躁、煩躁、甚至發火。

有個當小學校工的患者,原來性格可好了,連孩子們踢球撞了他都不生氣,但那段時間老跟人吵架、丟三落四。

他愛人帶他來看病,一查前額葉灌注量下降,屬於慢性腦缺血狀態,再往後拖,果然兩周後腦梗來了。

很多人以為精神狀態改變是「情緒不穩定」,但研究表明,慢性缺血狀態下的前額葉會引起多巴胺調節異常,從而表現為易怒、衝動。

其實這時候大腦已經在拚命向你傳達「我缺血了」的信號了,只是大家都誤以為「人變了」,錯過了干預的最好時機。

走路突然「拖腿」或「半步慢」

最後這個信號也特別隱蔽,那就是原本走路挺利索的人,突然走起路來像拖著一條腿,或者走得比平時慢半拍,步伐不對勁,穿鞋也容易踩歪。

這種情況在腦梗前非常常見,尤其是累了一天後更明顯,其實是運動神經傳導的信號變遲緩了,可能是錐體束這一路的信號通道在缺血狀態下「卡殼」。

我記得很清楚,有個做倉庫搬運的中年人,每天都走路飛快,後來跟我說,最近下班回家時腿有點「拖地」,起步慢,還以為是鞋不合腳。

後來腦梗發作,檢查發現是右側內囊區輕度梗塞,正好是運動神經通道。

走路這件事,看起來再簡單不過了,其實是大腦指令、神經傳導、肌肉協調一起完成的複雜過程。

一旦傳導「延遲」,身體的協調性就會下降。這種拖步或輕微步態異常,可能是腦梗前期最早的信號之一。

這五個信號,說白了,都是身體在用它的方式告訴你:「我快撐不住了」。

問題是,大多數人從來沒把這些事當回事,等到病來了,就真的是「一堵就癱、一梗就殘」。

要是記住了這些信號,家裡人以後有類似的情況,說不定就能早一步發現,早一步救回來。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