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記得「吃3樣、防1事」 遵循傳統習俗:禦寒安康


「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之一。

面對冬季給人們帶來的寒冷,都會選擇吃水餃、湯圓以此來讓身體變得暖和起來,因此就有了「冬至吃水餃、湯圓」的習俗。


一、12月21日冬至,家人要提醒其吃3樣。


Advertisements

1.水餃。


水餃的餡料主要有羊肉、牛肉、中藥材等比較熱性的食材,吃起來既暖和又有利於滋補身體。

這個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戰國時期。

當時有一個叫醫聖扁鵲的人,他在研究醫學的同時還做了一些其他的小事情,其中就包括為百姓治病。

隨著時間的推移,扁鵲名聲越來越大,做事時也越來越少,於是就回到了故鄉居住了下來,這也就是現在鄭州的一片地方。

鄭州有一個叫雞鳴的地方,當地人稱他為楚皇帝,在扁鵲回到鄭州之後他聽說用水餃治好了病,於是就讓扁鵲為他治病,希望能吃出健康。


Advertisements

扁鵲知道楚王的意思後說:「如果想要吃水餃的話,那麼我們需要用羊肉做餡料,還需要放一些中藥材進去。」

楚王會意後立馬準備了這些食材,沒想到這樣一來,人們紛紛效仿楚王,於是這個小習慣就變成一個大習慣。

隨著時間推移,「吃水餃」這個習俗慢慢演變成了現在「冬至吃水餃」的習俗,其實這樣也好,這樣可以讓羊肉的營養成分更好的被吸收,少放胡椒粉等調味品就能夠體會到其鮮美的味道,而且還補充了身體所需的營養。

2.湯圓。

Advertisements

和北方人的習俗不同,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會選擇吃湯圓。

南方的氣候比北方的氣候要好,不僅有溫差還有濕度,因此膳食方面也相對比較清淡。

南方主要吃糯米,不僅不會使人體累贅,還有助於消化,其實南北方之間並不是絕對的,有些南方地區也會吃水餃,也有北方地區會吃湯圓,只是這種現象在各個地方遍及程度不一樣罷了。

3.

番茄胡蘿蔔牛肉

做法:

準備食材,去皮的番茄,牛腩或者牛裡脊都行,喜歡吃筋的可以帶筋,

馬鈴薯、胡蘿蔔放油炒一下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